栏目图片

老网站数据

当前位置:首页  老网站数据  校园快讯

“甘肃省先秦文学与文化研究”论坛在我校召开

    为了加强我省先秦文学与文化研究工作者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推动“甘肃省先秦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的进一步发展。12月21日,由甘肃省先秦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和我校文史学院联合举办的“甘肃省先秦文学与文化研究”论坛在我校逸夫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举行。省内7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
    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张炯处长、甘肃省考古所所长张德芳研究员和我校副校长陈晓龙教授及文史学院党委书记梁军权同志、院长田澍教授出席开幕式。甘肃省先秦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赵逵夫教授介绍了“中心”的具体情况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与具体要求。开幕式由西北师大文史学院副院长韩高年教授主持。
    研讨会上,兰州大学张崇琛教授、张文轩教授、汪受宽教授,甘肃省考古所所长张德芳研究员、周广济副研究员,我校霍旭东教授、王三北教授、伏俊琏教授、王建疆教授,甘肃联合大学孙绿江教授,天水师院聂大受教授,陇南师专蒲向明教授等专家学者作了精彩的大会发言。
    赵逵夫教授在论坛总结发言中指出了甘肃省先秦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今后的发展方向,并提出了甘肃先秦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值得关注的十大前沿性课题:1、庆阳马莲河流域是周人的发祥地,关于古文献所反映同陇东早期历史、陇东地下出土文物同周民族及早期义渠等其他民族的关系,应予以认真研究;2、陇南的西河、礼县以及天水张川、甘谷等同早期秦人活动的关系;3、平凉泾川西王母的传说及其同《穆天子传》中西王母部族之关系,先秦时代周民族同陇东、河西一些部族的关系;4、氐族、羌族的早期习俗,氐族、羌族与古文献中记载有关部族之关系,及氐族、羌族向西南、河西迁徙的关系;5、西北,尤其甘肃先秦时代其他民族的形成、发展状况及民族间关系;6、伏羲文化与大地湾遗址的关系,同甘肃出土文物及有关遗址的关系,伏羲氏的社会形态和文化创造;7、楚人的发祥与楚民族早期社会形态、发展状况,及楚文化中所存同西北有关的记忆及西北文化因子;8、先秦两汉简牍等文字资料所反映的历史与周秦社会状况、文化状况;9、出土先秦器物及有关遗址同西北,尤其同甘肃的早期历史的关系;10、先秦诸子、史传中所反映西北政治、经济、文化、习俗、思想等方面的状况。他同时希望能广泛团结省内各地学者,把甘肃先秦文学与文化研究作好、作强、作大。
    据悉,22日,部分与会专家还就甘肃省先秦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近期的研究课题“牛郎织女研究”进行了座谈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