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庆彰研究员学术报告:《民国时期的中国经学史研究》
3月10日晚,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林庆彰研究员应邀来校作了题为《民国时期的中国经学史研究》的学术报告。政法学院相关专业师生共100余人聆听了报告。
报告会上,林庆彰首先以历史上的“汉、宋学之争”为例澄清了经学与哲学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对于今天的哲学研究而言,经学研究依然非常重要,因为如果要真正走进“圣人之道”的深层,则必须从儒家的基本经典入手。关于民国时期的中国经学史研究,林庆彰指出,国人著作可谓层出不穷,既有经学通论中的经学史著作,也有专门的经学史著作;此外,日本汉学界出现的一些中国经学史著作也非常值得关注,其中可以看到,大正、昭和初年,日本学者治学方法上吸纳“西学”的努力。在检视民国时期中国经学史研究的局限时,林庆彰直言存在各本著作篇幅短小,只见人名、书名,而缺乏对经说的诠释或评论等问题。所有这一切,同时又为哲学的深度诠释留有余地。
之后,在场师生与林庆彰就国学与经学之纠结、原始儒家之定位、日本汉学发展现状等问题进行了热烈深入的探讨。
(编辑:蔡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