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图片

老网站数据

当前位置:首页  老网站数据  校园快讯

刘基书记深入礼县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对接工作

 

 

 

 

 

 

        3月16日至18日,全国人大代表、我校党委书记、学校“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组长刘基教授,在参加完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返回学校的第二天,率领我校对口礼县7个村的联络组组长,深入雷坝乡蒲陈村、清坪村、魏磨村和白河镇古桃村、张坪村、铨水村、五星村开展了进村入户对接工作。
        在礼县,刘基书记一行和礼县县委副书记、县长曹勇,县委副书记郭省军,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高文,县人大副主任王克勤等县四大班子领导及镇(乡)负责人就联村联户工作进行了深入座谈,并详细安排了工作任务。刘书记指出,本次进村对接的主要任务一是召开由村“两委”成员和党员代表、村民代表组成的座谈会,深入对接联系,细化入户工作;二是严格按照“公开、公正、公平、公认”的工作原则,和村“两委”共同确定帮扶贫困户名单,并张榜公示,在无异议的前提下,分部门、干部确定联系对象;三是和村“两委”共同制定立足地方发展优势和贫困户实际困难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工作规划。
        17日一大早,顺着村里的小路,刘书记和学校办公室、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等部门负责人来到他的联系点白河镇古桃村。在古桃村村委会召开的座谈会上,刘书记一行就该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开发、教育发展和致贫原因等问题和镇村干部、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及小学教师代表进行了深入座谈,认真听取了干部群众意见,充分了解群众所盼所想,并与大家进行了交流探讨。该村辖6个自然村1146人,群众居住山顶或山腰,严重缺水,林果产业和劳务输转是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首要解决的问题是人畜饮水、特色产业开发和文化大院建设工作。刘书记在座谈会上表示,将利用该村适合核桃等经济林果产业及旱作农业开发的特点,充分发挥我校的教育科研优势,开展教育扶持和文化援助。
        在古桃村,刘基书记走访了自己联系的3户群众。在农户梁仁宝家,刘基书记仔细询问了梁仁宝的家庭情况、收入状况和目前的主要困难。当他得知梁仁宝的孩子在上大学一年级的时候,鼓励他们说:“一定要让孩子把大学读好。等孩子毕业有工作了,你们的日子也就越过越好了!”刘书记边说边从包里拿出鲜红的民情连心卡,双手交给梁仁宝的老伴:“这是我的连心卡,您保存好。有困难就打电话向我说,我们会尽最大的能力帮助你们脱贫致富!”
        杨明乐是村上典型的贫困户,夫妻两个都是残疾人,刘基书记走访慰问他们时,村民们正帮着为其修缮房屋。刘书记得知他们14岁的女儿因为家庭贫困辍学外出打工时,着急地说:“孩子还是个未成年人,怎么能让她出门打工呢?!”杨明乐和村干部异口同声地说:“刘书记,这也是没办法呀,家里缺钱……”刘书记表示将全力帮助杨明乐家改善生活、渡过难关。
        走出农户家,刘基书记带着对教育事业独有的情感,走访了古桃村小学。在了解学校的基本情况后,他对校长说:“发展教育是脱贫致富的基础!你们放心,西北师大会大力支持古桃小学的发展!在给你们解决一定的设备扶持的同时,还要把你们的老师分批分次接到西北师大,进行短期教育教学和管理培训。”
        离开古桃村,刘书记一行又匆匆赶往白河镇张坪村、铨水村和五星村,详细了解村上情况,并安排联村工作组组长分别驻村扎实开展工作。各村联络组组长驻村两天,分别召开了村民座谈会,深入了解群众所盼所想和各村发展情况,并和镇村干部共同研究了今后的联村联户计划。
        在白河镇五星村召开的工作小结会上,刘书记强调,要深入贯彻省委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的工作宗旨,坚持“教育培养干部”的工作要求,结合《西北师范大学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工作方案》,充分发挥学校学科和文化优势,组织教育、文化、科技下乡活动,宣传党和国家政策,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提高农业生产技能。刘书记要求,对接工作一定要结合贫困户实际需求,考虑学校进村联系的部门性质和干部的个人优势,对应确定联系对象,为四月初“一对一”分批分层入户工作做好做足准备;制定的发展规划一定要找准瓶颈问题、明确发展目标、细化工作任务、科学规划进度;进村入户联系工作一定要紧密配合地方政府,深入每个村社,严肃工作纪律,建立深厚友谊,全心全意服务,有计划全方位推进,努力实现联系点全面奔小康的宏伟目标。

(编辑:杨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