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重点,破解难题,扎实推进“双联”工作——学校深入宕昌县开展“双联”工作
按照学校“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活动的实施意见安排,4月10日—15日,学校各联村工作组深入礼县、宕昌县开展“双联”工作。
4月10日—12日,党委副书记于树青一行深入宕昌县开展联村联户工作。于树青副书记一行实地考察了当地村镇建设项目,与宕昌县委常委、统战部长路晨霞,教育局、城关镇负责同志进行座谈,并就“双联”工作和对口帮扶等工作进行衔接。
在座谈中,于树青副书记结合省委提出的实现“八个全覆盖”、做好“五件实事”精神,向宕昌县有关负责同志通报了我校2013年“双联”工作计划。就深入推进“双联”工作,学校将进一步摸清帮扶对象基本情况,在帮助联系村修订小康发展规划、帮助联系村在劳务输出、技能培训等方面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校地双方还拟定了《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宕昌县“双联”行动教育协作计划》,重点在开展骨干教师培训、建立教育实习基地、派遣支教学生、开展中小学“手拉手”活动、装备多媒体教室等十一个方面开展帮扶。
于树青副书记一行还实地参观考察了宕昌县鹿仁村民俗文化建设项目,了解到该县去年实施了民居风貌改造工程,在大河坝景区建成了独具特色的岳藏铺民俗文化村,启动了南阳牛头寺景区建设,带动了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根据该村民俗文化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于树青副书记说,西北师范大学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文史、民俗、民族民间美术、音乐、少数民族研究、规划等领域都有较强的研究力量和基础,双方可以在鹿仁民俗文化建设项目上开展广泛的合作。他强调,近一个时期,西北师大各联村小组将陆续深入到各自的帮扶村开展调查研究,破解“双联”工作中的难题,努力发挥各自的优势和专长,为农村和农户办一些实事,解决一些困难。学生工作部(处)、团委、美术学院、知行学院部分管理干部随行开展“双联”工作。
4月11日—15日,党委宣传部、音乐学院、图书馆14名干部赴礼县古桃村推进“双联”工作。12日下午,礼县人民政府县长曹勇和组织部部长高文一行到古桃村召开现场办公会,听取了我校古桃村“双联”工作汇报,充分肯定了该村人畜饮水工程、党员活动室、文化广场、村容村貌改造等项目建设方案。曹勇希望我校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优势,进一步深化教育扶贫、智力帮扶措施,为推动礼县教育大发展做出更大贡献。我校联系干部在古桃村进村入户,开展政策宣讲、调查研究,认真排查联系村急需解决的发展难题和致富瓶颈,摸清扶贫对象底数及联系户的家庭情况,制定贫困户脱贫计划。1名入户干部和2名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城市规划专业学生入驻该村,进行深入考察,修订完善《古桃村小康建设规划》,并根据省委“八个全覆盖”、“五件实事”项目的安排,调研筛选、细化该村建设项目,形成了完善的建设项目规划。同时,我校古桃村联村干部个人为50户联系户捐款2万元,用于抗旱帮农。
4月13日—14日,纪委(监察处)、审计处、兰天学生公寓管理中心和化学化工学院等单位6名干部赴宕昌县城关镇鹿仁村开展“双联”工作。期间,联村干部在朱瓦坪小学与学校负责人、村委会班子成员协商讨论了该校操场硬化及上学道路拓宽平整事宜,测量了操场面积和道路长度宽度,为准确编制投资预算作了基础材料。同时,调研查看了我校为该校捐赠的电脑室及取暖设备的使用情况。14日上午,宕昌县委常委、统战部长路晨霞专门至该村,和我校“双联”干部、村委会班子成员及村民代表座谈,就拟定的《宕昌县鹿仁村2012-2020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规划》和《鹿仁村农家小旅馆项目计划》进行了研讨和交流,并提出了修改意见和建议。联村干部入户调研,了解了农户当前急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征求了农户对《规划》和《计划》的意见,为进一步修订完善该村八年发展规划打下了坚实基础。
4月12日—15日,后勤服务集团、后勤管理处、国有资产管理处、体育学院等单位9名干部赴宕昌县哈达铺上街村开展“双联”活动。在达哈达铺镇上街村,学校联村干部采购慰问品,为联系农户送去温暖。期间,联村干部与上街村党支部、村委会成员及村民代表进行了座谈,了解了村民生活状况,签订了电脑捐赠协议;实地考察了村容村貌及两条村级公路的硬化情况,与村委会成员讨论了项目建设规划的意见,制定了建设规划方案。
4月11日—13日,西北少数民族师资培训中心办公室、教育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等单位联村干部赴宕昌县官亭村开展“双联”工作。期间,联村干部逐户走访了贫困户,询问了农户2012年的收入情况,并帮助村民制定了主要以劳务输出为主的2013年增收计划。联村干部和镇、村干部进行座谈,确定了官亭村中小学安全饮水、村两委办公场所及党员活动室、村内街道人行道改造、排洪沟改造、农村危房改造等基础建设项目方案,讨论了该村以基础建设为主,改造村容村貌,打造官亭古镇等为主要内容的总体发展规划。形成了以劳务输出、劳动力转移为主,促进村民致富;以政策宣传、劳动力培训为主,促进村民文化水平的提高;以帮扶官亭学校为主,加强官亭学校育人功能,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确定了官亭学校乡村学校音乐、体育、图书认助项目和暑期我校教育学院、官亭学校“手拉手”社会实践活动等2013年需要开展实施的具体工作方案。
近期,学校各单位将集中分赴各自联系镇(乡)、村,深入推进“双联”工作。
据悉,学校在“双联”行动中结合自身特点探索形成的高校“双联”模式,得到了省委和联系县、镇(乡)、村各级政府及帮扶群众的一致好评,受到了中央、省属媒体的广泛关注。日前,《人民日报》记者专门深入我校联系的宕昌县、礼县7镇(乡)14村,对我校“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工作做了专题深度采访。
(编辑:吴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