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图片

老网站数据

当前位置:首页  老网站数据  校园快讯

青春与梦想同在 实践与为民同行——学校赴礼县开展“双联”社会实践活动

 

 

 

 

 

 

 

 

        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7月12日至31日,学校组建多支集中小分队赴我校“双联”点礼县7个村展开社会实践活动。七月的礼县,大雨不断,但丝毫阻挡不了实践队员跋山涉水送文艺演出到田间地头;风雨兼程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精神宣讲、“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专项调研、“学雷锋”公益实践、特色支教项目的热情。

 

放飞梦想,情系古桃

 

        7月15日,音乐学院10名志愿者来到礼县白河镇古桃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实践中不仅为古桃小学捐赠了价值2000余元的竖笛、学习用品等,还为古桃小学创作了校歌《古桃情》。在古桃村小学开展的艺术素养兴趣课上,共有72名学生参与其中,分为竖笛班、舞蹈班、声乐班进行分组授课。短短的授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传递一种理念,启发学生的艺术兴趣。除此之外,队员们还深入田间地头,体验生活;与当地民间艺人进行深入交流,开展专项调研;走访村民12户,分别了解他们的家庭近况和存在的困难,受到村民的称赞。
        期间,学院负责人赴白河镇古桃村检查社会实践工作,与古桃村委负责人、古桃小学师生进行了座谈,并听取了古桃村委、小学师生和村民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建议。

 

科学支教,圆梦五星 

 
        7月12日,学校团委“乡村少年科学营”社会实践服务小分队的12名队员深入礼县白河镇五星村开展实践活动。
        实践中,队员们在支教学校开设了科学实验类课程,向学生普及科学知识,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和尝试了简单的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还训练学生的思考、观察、假定、实验、求证和创新的能力及培养其用脑动手的能力,并通过开展趣味课程(语文、数学、英语、品德、音乐、美术、体育、游戏)来塑造中小学生的思维和学习方式。在课堂开展方式上,采用小组合作和头脑风暴的形式,孩子们在平等、开放的气氛下与实践队员一起探究,为乡村的孩子们送去一份爱心。
        在支教的过程中,全体队员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贫困生家庭走访、山区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温暖水杯——乡村少年健康生活习惯养成计划、寻访老兵活动、学生家庭成员的“快门3秒钟”——以礼县白河镇五星村为例等系列实践活动。活动中,队员们充分发挥师范生的教育优势,宣传党和国家政策,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改善乡村教育现状,受到了当地民众的一致好评,也为学校有计划全方位推进“双联”工作,努力实现联系点全面奔小康的双联目标做出了贡献。

 

文艺下乡,收集梦想


        “我希望有一辆自行车”、“我的愿望是能有一本新华字典和铅笔”、“希望能有一部手机,我就可以和爸妈打电话了”……,这是“‘爱•尚’微公益-拍卖愿望”项目小分队的志愿者在冒着雨、背着琴、跋山涉水送文艺演出到田间地头后,收集来的贫困留守儿童的心愿。当从孩子们手里接过这些小小心愿卡时,志愿者们感到很沉重,孩子仅仅是想上学能够骑自行车快一点,读书时能有字典来查不认识的字,或是能给远方打工的爸爸妈妈打个电话。
        “‘爱•尚’微公益-拍卖愿望”项目小分队共有13名志愿者,他们背着满满的包囊和音箱设备到达礼县,在白河镇古桃村、张坪村、五星村、铨水村,雷坝乡蒲城村、清坪村、魏磨村给当地群众上演了一场场精美的节目之后,共收集贫困留守儿童的心愿1000个,利用新媒体将这些愿望进行网络拍卖,所拍得的善款实现孩子们的愿望。此前已经圆梦600余名贫困留守儿童的心愿。

 

志愿之行,双联调研

 

        7月12日,生命科学学院“微光•圆梦之行”社会实践小分队11名成员启程,前往礼县白河镇铨水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期间,该小分队分别对铨水村及周边6个村庄的小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进行了调研,并为22户特困家庭的学生送去了新书包与文具。
        为落实“双联”政策,立足于专业特色,实践队员们还配合学校科研合作服务处,在白河镇铨水村及周边村庄集中培训核桃芽嫁接技术,为当地的核桃产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社会实践结束后,该小分队还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详细信息进行分类整理,撰写真实详细的材料,并将此材料送至“蓝天助学”公益慈善机构,力所能及地为当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实际困难。

        在礼县“双联”村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一段段感人的故事,一次次难忘的经历,将是实践队员成长过程中宝贵的材富;一双双期盼的眼睛、一阵阵热烈的掌声,饱含着当地群众对我们跋山涉水进行“双联”社会实践活动的真挚感谢,虽然本次活动已结束,但对当地中小学生的帮扶将长期进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