毓园传师道 桃李自成蹊——访甘肃高校“飞天学者”特聘教授、文学院院长韩高年
四度春风化绸缪,粉笔无言写春秋,学生对韩高年老师的喜爱溢于言表。当问及师生关系何以亦师亦友的秘诀时,他颇有感触地说:“我也是从学生时代走过的,推己及人,能够了解学生的心理。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共同之处是他们都需要老师的关注与关心。所以在课间我便以兄长的身份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问题并尽力帮助,时间久了,与学生们形成了‘在课上是师生,在课下是朋友’的良好关系。同时,我也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很大程度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希望我的言行可以给学生带去正面的影响。”
德才兼备让韩高年老师备受敬重,他的课堂对于学生们而言是一种享受,生动而富有条理的讲解,详实而发人深思的内容,无不令莘莘学子叹服。当问及怎样才能真正讲好一堂课时?韩高年老师微微一笑:“无论做什么事态度都是第一位的,哲学上不也讲‘内因是决定因素’么,我本着‘认真’的态度去为学生讲好每一节课。课前,我会根据学科特点,定位教学理念,查阅资料,注重交叉学科的融会贯通,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修改教案,力求让学生理解得更加透彻、学起来更加轻松。在课堂中,我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和知识运用的实践能力的双重培养,让学生以背诵的形式掌握一些基本的文学知识,同时也会给他们提供走上讲台的机会,让他们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课后,我会及时进行总结和反思,找出在讲课过程中存在的亮点和不足,为更好地完成下一节课的讲解做准备。每个学期,我都会让学生以小纸条的形式反映他们对我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地完善课堂。”
谈到韩高年老师在研究领域的累累硕果,他说:“教学我本着‘认真’的态度,做学问我本着‘踏实’的态度,无论每天的工作多繁忙,我都会抽出一定的时间阅读与研究相关书籍,借鉴他人的智慧,得到启示与启发。同时也及时了解学术界最新的前沿动态,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促使科研能力的提升。通过与学生的接触与交流,可以得到很多独特的观点。有人说,做学术要坐得住‘冷板凳’,的确,在日益浮躁的当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很容易迷失自己,所以做学术需要一颗平静淡然的心。但我并不认为做学术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在做学术的过程中我从中国古代文人身上,学到很多做人、做事的方法。尤其是先秦诸子,他们不仅是文学家,同时也是哲学家。他们的文章,有助于是非观念的明确以及人格操守的建立。”
“认认真真教学生,踏踏实实做学问”是韩高年老师教学生涯中风雨不催的坚持,简约却不简单。所谓“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吾师。”当良师诤友的言传身教涌入我们的心里,更希望莘莘学子能够薪火相传,将这简单却深刻的人生态度继续传递下去,在方寸园地里再春播桃李,润得满园芬芳。
(编辑:周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