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图片

老网站数据

当前位置:首页  老网站数据  校园快讯

巴建军 董瑞:加强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 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普通高校党建工作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最新的党建理论教育和引导师生党员坚定理想信念,自觉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党组织建设与作用发挥,在当前高校党建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党组织如何指导、培养广大学生党员真正发挥模范先锋作用,共青团员在党的领导下,自觉、有效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成为高校党团工作的重点。


       一、深刻认识新时期高校加强基层学生党组织工作的重要性。


       1.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总任务的客观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建工作会上强调: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党的十八大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要求高校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复兴培养大批社会主义理想坚定、掌握先进科学文化知识的合格青年。在这个历史时刻,以学生基层党组织为重点,进一步明确使命,凝聚思想,发挥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培养合格接班人,形成强大正能量,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
       2.是新时期加强党员自身建设,维护党组织形象,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的内在要求和现实要求。
       党的十八大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这一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使党的执政能力得到提高,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得到保持和发展,党的领导得到加强和改善。青年学生党员,在学校是优秀分子,学生的榜样,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坚力量;步入社会后是先进文化、先进生产力的突出代表,是党为人民服务的旗帜和具体体现。在高校培养青年学生党员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党性修养与锻炼,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正确规范言行,走入社会后才能真正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主动传承我党的优良作风,通过自身行动维护党组织形象,为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贡献力量。
       3.是引导、帮助广大青年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国梦”不懈奋斗的重要要求。
       青年学生是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是继承老一辈无产阶级伟大事业,不断开拓与创新,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目标的圆梦人和未来建设者。要实现中国梦,实现发展目标,必须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而坚持“三个自信”,习近平总书记讲,需要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定做支撑。“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学生基层党组织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可缺少的一环,肩负着对广大青年,尤其是共青团的指导、示范、引领作用。因此,在新时期加强高校基层学生党团工作,是指导与培养广大青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要求。


       二、加强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几点尝试:


       1.从严肃党内生活,强化党员意识入手,教育学生党员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明白身份与责任。
       要培养学生党员正确的理想信念,抓好学生党支部建设,学生基层党支部首先从严肃党内生活, 强化党员意识入手。应做到保质保量、认真过好每一次组织生活,确保党组织生活的规范化、具体化、严肃性。在活动中,要充分强调学生党员的参与,有意识地展开讨论,会议适当强调仪式感、严肃性,全程做好活动记录。其次,要突出强调支部书记的组织作用。由教职工担任支部书记的,必须认真参加每一次组织生活,并全程参与指导;由学生担任支部书记的,必须在会前向上级党组织汇报会议内容,待审查通过后执行实施。通过对党组织生活形式上的规范和要求,学生党员会逐渐感觉到党支部的威信力、执行力在增强,自觉在心底里对党和自己的党员身份产生敬畏,在思想上树立党员意识,从而对自己的言行举止加以约束,努力做合格的共产党员。党支部也才真正有了凝聚力。
       2.找准问题,找对形式,把好方向,过有意义的党组织生活。
       纪律松散、行动低效的党支部,把组织生活当作走过场,念念文件,读读报纸,参观参观,形式走到即止,不深究问题背后的原因,致使多数学生党员除了参加了一次会议之外,不能从中得到启发,获得思想、行为的进步。因此,过好组织生活,将其设计成一场生动的德育教育课程,是对学生党员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方式,也是提升党组织活力、凝聚力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党员的主要生活环境是校园,人际交往和社会环境比较单纯,学习与实践是其两大重要任务。党组织生活要紧抓学习、实践两大任务,结合青年特点,以理论学习、专业学习、时事报告、专业实践、社会服务为内容,辅以讲座、辅导、交流、活动、公益、服务等形式,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内容越是学生党员所关心的,形式越是他们容易接受的,收到的活动效果越好。但是不能把党组织生活搞成功利化的实用主义课堂,一定要将理想信念教育、党性教育作为党组织生活的重要内容贯穿始终。
       3.有意识地培养、选拔入党积极分子。
       新生力量永远是革命成功的基础和源泉。在开展大学生党员思想教育的同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党组织的后备力量,使党组织及时补充新鲜血液,使进步青年尽早接受党的教育与考察,进入到组织队伍中来。在考察、培养入党积极分子时,要重点考察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心智成熟,认同党的理论与道路,愿意追随党的事业,为人民群众和广大学生服务,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贡献力量,在学生中有一定群众基础,能够正确处理学习与实践关系的学生送到党校学习。在考察、培养时,要处理好各专业、各班级的关系,处理好少数民族与汉族学生的关系,处理好学生干部和普通学生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的关系。做到既要公平、公正,给每一个要求进步的学生机会,又要不影响培养质量,培养真正优秀的人才入党。
       4.落实党员培养联系制度,从严发展党员,坚持提高党员发展质量。
       在党员发展的过程中,培养联系人是发展对象成长历程的见证人。应切实履行培养联系人的责任义务,要求双方定期交流并做好记录,准确、及时填写培养联系簿,党组织适时对此项工作进行检查。在确定培养联系人时,可根据长期性、稳定性、指导性原则由党支部指派。学生支部要充分认识培养联系簿的重要作用,不能仅将其视为填写入党志愿书提供素材的普通材料,而应认识到,通过填写培养联系簿,培养联系人和入党积极分子,双方均对培养交流工作加强了认识;通过定期谈心交流,真正发挥了培养联系人的作用。同时,也便于党支部对入党积极分子入党时进行全面考察。
       在学生入党发展的环节上,应坚持程序完备、考核全面、发展慎重、提高质量的原则,充分发挥各环节参与人群的重要作用。通过党支部扎实、细致地发展工作,真正将群众基础好、愿意为人民服务的高素质学生,吸收到党组织来。
       5.以党带团,固本强基,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有条件的学生党支部,可由专职学生工作者担任支部书记。专职学生工作者与党、团有天然的联系,可通过自身作用的发挥,使党组织和共青团组织之间发生更加直接并确定的联系,协调处理二者工作的内容。在举行支部组织生活时,可邀请团支书列席参会,共同学习讨论。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可有意识地选拔学院团学组织中的团委副书记(学生党员)担任支委,将他与学院团员、党组织直接联系起来。通过专职学生工作者任支部书记、团支书列席党组织会议、选拔团委副书记参与党支部工作等,可在不同层面加强党组织与共青团的联系,使二者之间,尤其在思想引领与宣传实效方面产生直接的作用。

 

       原文链接:《西北师大报》第479期-2-3版

(编辑:朱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