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五年 | 学院巡礼:体育学院——内涵发展结硕果 百年体院再起航
2017年,是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科设立100周年。
体育界前辈
回眸体育学科百年发展历程,一代又一代体育人筚路蓝缕,开榛劈莽,不忘初心,砥砺奋进。我国著名的体育学科理论家袁敦礼、董守义、徐英超等先辈及学人,为我们留下了十分宝贵体育教育理念及办学传统。
目前,学院已发展成为甘肃乃至西北地区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培训)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为国家尤其是西部地区培养了大批体育专门人才,为西北地区及全国的体育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五年来,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学校第七次党代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秉承优秀教育理念与办学传统,立足西部坚定培养学科专门人才,不断提升办学质量,扩大社会服务范围和影响力,工作实绩在“校园足球培训”“学生体质测试与健康促进工作”及“学生训练竞赛”中得到彰显,实现了学院“内涵+特色”的发展理念。
一、主动响应国家战略,全面推动校园足球蓬勃发展
2015年2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随后,为进一步落实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总体要求和《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多部门相继颁发了《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中国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50年)》《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基本标准(试行)》等。校园足球发展被提升为国家战略,充分体现了国家对足球事业的期望和对校园足球发展的重视。
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服务中心
青少年校园足球培训
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积极响应国家校园足球发展战略,以此为契机,凭借多年来在足球人才培养和训练方面的扎实基础和丰富经验,多措并举,全力支持和推进甘肃省及西北其它4省区校园足球的发展。在省内,2016年,甘肃省教育厅以兰州为中心成立“甘肃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服务中心”。该中心以“中心带动,分中心辐射联动”为发展格局,以省会城市兰州为中心(中心设在西北师范大学,兰州城市学院辅助,辐射兰州市、临夏州),建立了东(天水师范学院分中心,辐射天水、陇南地区)、西(河西学院分中心,辐射张掖、武威、酒泉)、陇东(陇东学院分中心,辐射庆阳、平凉)、甘南州(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五个分中心,全面带动和促进甘肃省中小学校校园足球运动的发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以西北师大为中心向全省14个市州和兰州新区校园足球联赛进行指导并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组织6个专家团队对全省100余所学校的特色足球学校校园足球开展情况进行专项督察和调研,撰写并完成专项调研报告上报省教育厅。同时,学院也高度重视对省内基层学校的校园足球指导服务,以“陇原行”“先锋行”等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为抓手,分赴14个市州30余所中小学开展校园足球服务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在省外,学院作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骨干师资国家级专项培训”项目邀标承训单位,于2015年、2016年,累计培训来自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甘肃省骨干教师850人;2015年—2017年,承担“甘肃省足球教师访名校培训”“甘肃省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教练员培训”项目3期,累计培训足球教师300余人;2017年7月,教育部组织小学组、初中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活动,学院主动请缨,承接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甘肃省组成的第四营区500余名师生的夏令营活动。活动开展有序、模式新颖,为教育部选拔优秀青少年校园足球选手和完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训练竞赛体系提供了宝贵经验。
教育部校园足球夏令营
二、加强学生体质健康数据监测,促进全省学生身体素质提升
青少年的体质水平是一个民族素质水平的象征和标志。青少年体质水平的增强,能从根本上改善和提高国民的体质与健康水平,从而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
青少年体质监测与健康促进实验室
大学生体质监测与数据采集
为指导和完善甘肃省各级各类学生体育教学工作,以真实准确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结果为全省体育教学和运动工作提供数据分析,2013年,体育学院在原有“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心”基础上,经整合人体解剖实验室、人体生理实验室、体育保健与测量实验室、运动生物力学实验室、运动心理学实验室及运动负荷实验室等6个实验室,由甘肃省教育厅批准并建立了“青少年体质监测与健康促进实验室”。该实验室以“健康促进理论与应用、青少年体质健康监测与评价、运动干预与健康促进和健康资源开发与综合运用”作为4个研究方向,为甘肃省各级各类学校学生的体质监测与健康促进起到了引领、示范、带动的作用。
调研省内外学生体质监测与数据采集工作
自2010年开始,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每年都积极参与和承担甘肃省《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和数据上报培训工作,累计培训来自14个市州、80个县区与省内高校从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人员1900余人;2013年—2016年,学院按照教育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抽测工作部署与要求,组织师生先后赴青海、宁夏、新疆及山西对311所大、中、小学校的30077名学生进行了体质测试抽测工作,完成了调查问卷、访谈、数据整理分析并撰写抽查复核调研报告4份上报教育部。五年来,学院共对西北师大83520名本科生进行了体质测试,测试数据及结果分析为西北师大《大学体育》课程的内容设置与调整及课外体育活动的运动干预提供了严谨科学的依据。
三、强化学生训练竞赛,彰显学院综合办学实力
体育是一种精神,体育是一种文明。体育竞赛不仅可以充分展现学生个人竞技水平的高低,更能对外展示学校的综合办学实力和影响。体育学院现有田径、健美操、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武术7支运动项目代表队,教练员19名。运动训练代表队以提升竞技运动水平为目标,追求更快、更高、更强,展现体育健儿风采。2012年—2016年,西北师大高水平运动员张景霞、马珍等3次获得兰州国际马拉松赛女子组全程、半程赛冠军;2014年,在全国高师田径运动会上,西北师大代表队获得男子团体第三名;2016年,西北师大乒乓球代表队获全国大学生乒乓球锦标赛超级组团体冠军。在刚刚闭幕的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学生运动会”中,体育学院体育健儿代表甘肃省和学校参加了田径和乒乓球项目的比赛,学院2014级高水平运动员张新艳同学获大学女子乙组3000米障碍赛冠军、马虎同学获大学男子乙组3000米障碍赛季军、吴徐峰同学获大学女子乙组10000米季军、乒乓球代表队获得男子团体第七名、耿舒鹏同学获得乒乓球男子单打第七名,实现了该项目的历史性突破。西北师大是此次赛事中甘肃省高校取得最好成绩的高校,充分展现了体育专业学生的竞技水平和精神风貌,极大地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
第十三届学生运动会获奖
竞赛获奖
五年来,西北师大学生在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大学生单项比赛、甘肃省大学生运动会比赛中共获金牌62枚,银牌53枚,铜牌70枚,为学校和学院争得了荣誉。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相信,在国家对体育事业的高度重视下,在学校党委的关心和指导下,体育学院全体师生将继续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学院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学校第七次党代会和甘肃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以内涵建设、特色学科为根本,以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水平,提升学生实践及科技创新能力,继续保持和凸显“校园足球培训”“学生体质测试与健康促进工作”及“学生训练竞赛”等工作亮点,努力向教师立德树人,人人成为“四有”好老师,学生刻苦学习,个个成为体育新精英的方向迈进,为实现“教育强国”“体育强国”的梦想贡献绵薄之力。
(编辑: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