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手足口病防控工作 确保幼儿健康成长
根据安宁区疾控中心流行病学调查核实,实验幼儿园自5月13日以来,确诊发生6例手足口疾病病例。学校对此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妥善处置,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相关情况, 5月17日学校党委常委会对此进行了专题研究。
按照兰州市教育局、兰州市卫生局(现市卫计委)《关于托幼机构发生手足口病疾情停课有关事宜的通知》(兰教〔2008〕69号)中“一周内托幼机构发生6例临床诊断手足口病例,建议该园(所)停课2-3周”的要求和安宁区卫计局5月16日《关于对师大幼儿园进行停园的建议》(安卫生〔2018〕100号),实验幼儿园决定自5月17日起全园停课10个工作日。
会议要求,实验幼儿园具体负责,密切关注患病幼儿动向,停课期间每天向分管校领导和学校办公室报告相关情况,学校根据情况适时向上级部门报告;停课期间要彻底做好园内消毒和卫生防疫工作,并加强园内教职工的学习培训工作;加强与卫生防疫部门的联系,按照卫生防疫部门相关要求并在具体指导下做好防控工作,待疾情解除后,做好复课申请工作;通过多种渠道,积极与幼儿家长联系,做好手足口等传染病防治的普及工作,并对停课期间幼儿学习生活提供指导。
传染病防控温馨提示
近期是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水痘、麻疹、结核病等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学校和托幼机构是传染类疾病突发事件发生的主要场所。为增强大家对各种传染病预防常识的了解,真正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措施,保证学生身体健康,现温馨提示如下。
一、春季流行哪些常见传染病?
1.诺如:诺如病毒传染性非常强,潜伏期相对较短,患病期和康复后三天内是传染性最强的时期。临床症状表现为腹泻和呕吐为主,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多数患者发病后1-3天即可康复。
2.水痘:水痘传染性强。患者为主要传染源,自水痘出疹前1~2天至皮疹干燥结痂时,均有传染性。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怠等前驱症状,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皮疹分布呈向心性,即躯干、头部较多,四肢处较少。
3.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它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强,传播速度快,容易发生大面积流行。
4.流行性腮腺炎:病人在腮腺明显肿胀前6-7日至肿胀后9日期间具有传染性。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无力、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发病1-2日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出现唾液腺肿大,通常可见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
5.风疹:病人出疹前1周到出疹后2周的上呼吸道分泌物都有传染性。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出疹、淋巴结肿大和结膜炎,病程短。
6.手足口病:手足口病系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婴幼儿常见传染病。该病隐性感染率高,显性感染症状一般轻微,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亦可通过飞沫和呼吸道传播。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咽痛、口腔内疼痛和皮疹,在手、足、臀、膝部出现丘疹、疱疹,可自愈,不留痂。一般仅需对症治疗,愈后良好。
7.流脑: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疾病,多发于儿童。发热、头痛、呕吐是流脑的三大主要症状。
二、防范措施
1.注意环境卫生和室内通风,如周围有呼吸道传染病症状病人时,应增加通风换气的次数,开窗时要避免穿堂风,注意保暖。
2.注意个人卫生。不要随地吐痰;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不要购买校外无证摊贩销售的食品和饮料;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防止病从口入。
3.勤剪指甲,勤洗澡,勤洗手。洗手时,在流水下彻底、全方位地揉搓30秒钟。
4.如发现学生有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症状,请第一时间及时告知学校,并将患者送往正规医院就诊。通过家校联动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早康复。
(编辑:刘雅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