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图片

老网站数据

当前位置:首页  老网站数据  改版  毓苑萃英

学习中追求高效 拒绝拖延 ——访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教育学院武佳妮

    教育学院武佳妮的每一天是这样开始的:早上6点30分,打开台灯最暗的那一格,武佳妮起床。7点准时出门,穿过长长的槐树林,来到图书馆门口排队等待。7点30分图书馆开门,武佳妮找到自己常坐的位置,开始“啃书”。

    若是一个早上没有完成学习任务,武佳妮是不会离开图书馆的。午饭时间,她简单地吃两口面包维持体力,继续学习。“没有完成任务的时候是不会有心情吃东西的。到晚上任务都完成时,我会在图书馆找本小说放松放松。”向来一个人自习的武佳妮,在学习中追求的是高效、专心。“我更喜欢一个人自习,这样不需要等待,会更有效地利用时间。别的事情我可能会拖延,但是学习上的事我从来不会。”每当老师布置一个任务,武佳妮总会在当天就着手准备,从不拖沓。




    武佳妮的学习生涯,没有头悬梁、锥刺股的挑灯夜战,有的只是一种对学习拒绝拖延的信念。

    第一个学期绩点出来时,武佳妮的绩点仅与第一名相差0.01。“别人能做到的,为什么我就不能呢?”从大一的第二学期至今,武佳妮便一直保持着班里第一名的好成绩。“我逐渐喜欢上学习,其实是一个越来越喜欢教育学的过程。”小学三年级开始,本性像男孩一样调皮的武佳妮在调换了班主任后,不断受到老师表扬,还当上了小组长。自此,她有了强烈的成就感和责任感,成为一名老师的梦想在她心中一点点萌芽。高中的她,或许没有想到梦想会在这片黄土高原上绽放,会得到黄河的哺育、黄土地的滋养。“填报志愿的时候,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师大教育学。很长的一段时间,我的手机和电脑的开启密码都是当年我的高考分数和一本线分数。我想不断警醒自己,不让自己忘记。”就这样,武佳妮不断提醒自己奋斗奔跑,创造一片属于自己的园地。






    如今,武佳妮依旧记得大二赴宕昌县官亭村11天的支教经历,这更加坚定了她对教育的热爱。“支教中,有很顽皮的孩子,大部分的孩子都很真诚朴实。有一个六年级小女孩不爱说话,我平时就特别关心她,和她谈谈心。官亭那里有许多核桃树,孩子们摘核桃剥核桃经常弄得满手黑乎乎的。有一天,那个小女孩跑到我面前,掰开我的手,放进了一个剥好的干干净净的核桃,一溜烟跑了。”一个核桃带来的内心颤动,是武佳妮对孩子、对教育真心的投入。“还有个小男孩非常调皮,爱搞恶作剧。我就在生活中、学习中多关心他。慢慢的,男孩子改变了,听话了,认真写作业了。当我离开的那天,小男孩翻过围墙找到了我,抱着我哭,希望我明年一定要回去看看他。《辛德勒的名单》中有一句话‘你拯救了一个,就等于拯救了全世界’。”11天的相处虽然短暂,但武佳妮给孩子们的影响很大很大。




    “现在的压力很大。”经过北京师大和华东师大的面试后,武佳妮沉重地说,“当我走出去时,发现比我优秀的人很多,他们更加努力。”获得了国家奖学金,保送到了北师大,武佳妮并没有轻松下来,仍然坚持自己曾经的作息,排队走进图书馆,找到位置,继续学习。


文/周思媛 图/武佳妮

(编辑: 薛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