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扶智:西北师范大学暑期实践的“心理扶贫”模式

    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赴陇南市宕昌县鹅嫚小学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纪实

    2020年7月26日-8月1日,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心手相牵,为爱启航”暑期社会实践队在陇南市宕昌县鹅嫚小学开展了为期7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扶智:西北师范大学暑期实践的“心理扶贫”模式

    此次社会实践,队员发挥心理学科的优势,以“心理扶贫”为主线,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实践活动通过“一日一主题”的形式,分别从“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同舟共济”、“幸福家庭”、“放飞梦想”以及“学会分离”六个主题着手,开展团体辅导课程,结合舞蹈《大梦想家》、音乐《听我说谢谢你》、手绘《美好家庭》、游戏《松鼠搬家》和《拔萝卜》等,近一步提升了贫困地区儿童的心理弹性水平。另外,实践队员还前往留守儿童、单亲等学生家庭中进行家访,关注和关心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团体辅导活动中,建立自信心。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队员与孩子们之间建立了情感联结,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社会支持,并探索形成了一套“贫困地区儿童心理团体辅导”方案。



扶智:西北师范大学暑期实践的“心理扶贫”模式

    与此同时,为了帮助鹅嫚小学提升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教学能力,更好为学生提供心理服务,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吴博老师通过远程会议的方式对学校老师进行了沙盘疗法的培训,讲解了沙盘疗法的起源与发展、分类与过程以及沙盘师的陪伴在沙盘疗法中的作用。心理学院研究生郑巧萍同学还带领鹅嫚小学教师进行了线下沙盘游戏疗法的体验活动。通过线上和线下的培训,促进了贫困地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这些老师的到来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让我学到了不一样的知识。”鹅嫚小学四年级学生杨慧霞这样说。鹅嫚小学校长杨文礼说:“我们要特别感谢心理学院的这些学生们,他们的到来让我们的学生们的“心理”更充实、更丰富。”



扶智:西北师范大学暑期实践的“心理扶贫”模式

   这样丰富多彩、高质量的暑期实践活动,只不过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开展“心理扶贫”的一个缩影。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自2012年建院以来充分发挥学科优势,通过参与式调研、教师培训、家长培训以及暑期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投身于“心理扶贫”工作,相继开展““甘肃农村贫困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行动研究”、“甘肃贫困地区儿童青少年脑智发展研究”以及“甘肃省农村贫困地区留守儿童阅读干预行动研究”的实践活动,提升了贫困地区教育机构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形成了特有的“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扶贫模式。


来源:今日头条 时间:2020年8月4日 字数:1054字

原文链接:扶智:西北师范大学暑期实践的“心理扶贫”模式

(编辑/董恩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