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信仰对话,为青春导航——我校团员青年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系列活动蓬勃开展

[发布单位:     来源:校团委    发布时间:2012-12-03]

 

 

 

 

 

 

       11月8日,党的十八大顺利召开,为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在青年学生中有效解读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引导和鼓励广大团员青年加强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全面提升素质、争做时代先锋,一场以“与信仰对话,为青春导航”为主题的党的十八大精神学习宣传系列活动在校园里蓬勃开展起来。
       学习宣传活动广泛有效
       11月8日上午9点,我校大学生活动中心多功能厅内座无虚席,400名来自全校各级团学组织的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代表,通过大屏幕直播的方式认真收看了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没有到场的学生也在各自的宿舍通过电视、网络等自觉主动收看了开幕式。11月8日晚9点,校团委组织第26期团学干部骨干培训班学员在大学生活动中心多功能厅集体观看十八大开幕式,再次学习领会十八大精神。
       “聆听十八大报告,学习十八大精神,让我更加明白了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应该具有一种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十八大报告总结了我们国家这些年来走过的路程,也提出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也是对我们这一代人的要求”,传媒学院学生罗伟玲说,“处在校园象牙塔中,很多同学觉得这一切离我们很遥远,但是我想,只有勤奋学习,积极投入到祖国的改革建设中去,才会使自己变得成熟,也更符合时代的要求。每个人都这样想,个人前进一小步,国家就能前进一大步”。
       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工作落在实处
       11月15日晚,以“投身和谐社会建设,服务富民兴陇大业”为主题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成果交流汇报中,各重点团队围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专项实践、大学生义务支教、甘肃文化资源调查采风、大学生就业见习等实践项目,以现场报告、幻灯片展示、视频回放、情景剧等方式生动地展示了各自的实践成果,讲述了他们在社会实践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进一步增强了青年学生对国情、省情、民情的了解及对党团组织和社会主义中国的认同与热爱。
       11月16日,数学与统计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一分钱”爱心助学团赴会宁甘沟驿镇钟岔小学开展“与信仰对话,为青春导航”党的十八大精神学习宣传爱心助学活动。为孩子们送去了儿童读物、过冬棉衣,创办了“十八大精神学习宣传”板报。与此同时,环保社、爱心天使西部助学会、蓝天疾控协会等社团以各种形式开展了“倡导节能减排,共创碧水蓝天”、“爱心接力——孤寡老人扶助行动”、“托起明天的希望——农民工子女义务家教行动”、“温暖水杯”、“捡瓶子,救老师行动”等一系列微公益活动,广大青年学子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志愿服务理念,探索新时期雷锋精神与培育全面发展一代新人的内在关系和融合方式。
       “永远跟党走”主题团日活动别开生面
       积极主动地运用流行文化载体和手段开展工作,善于借助艺术、时尚、情感等元素加强对青年的思想引领和吸引凝聚是当前共青团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十八大前后,各基层团支部精心设计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团支部风采展演活动。校园主干道上,各具特色的祝愿树、古长城、编钟、竹简手工艺制作,各类温馨、朴实、真诚的祝语无不表达着青年学子对党团组织最朴素的感情和热爱。“我们以前也组织过团支部风采展演,可是像这次这么丰富的还是第一次见”,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学生柯晓雯感叹到,“没有对一个组织的热爱,是绝对做不出这种效果的”。与此同时,以党史学习、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校园短剧大赛等为形式和内容的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大活动全面开展。这样的活动,这样的形式,在调动大家积极性、激发团支部学生的创造力的同时,更加增进了学生之间理解与互信,坚定了广大团员青年永远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刚进入大学的时候找不到归属感,通过这次活动,了解了班里的很多同学,觉得大家更加团结了,生动活泼的组织生活使我们学习领会十八大精神成为一种潮流”,传媒学院2012级学生马境说。
       理论学习与研究工作扎实推进
       为积极引导学生阅读经典著作,激发了广大学生“读原著、学经典、强基础、促科研”的热情,学校团委启动了“理论名篇名家推荐”活动,建立了全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理论名篇”资源库,供广大青年学生学习阅读,并在学生中开展“我最喜欢的理论名篇”网上评选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团员青年的思想理论水平。结合学校2013年大学生学术科研资助金项目申报工作,设立了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接受途径与规律等方面的专题研究项目,让学生从读经典和做课题中提升理论素养和科研能力,培养勤学求实的良好学风,实现“理想信念”的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编辑:王晓艳)

  • 西北师范大学
  • 西北师范大学
  • 西北师范大学
  • 西北师范大学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