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曾说,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没有看出可以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他。人生路上,人们常常因为缺少勇气而徘徊在梦想的十字路口踟蹰不前,于是一直生活在自己编造的“梦”中。而在师大,有这样一位勇敢的女孩,她在阳光下微笑、风雨中奔跑,持之以恒地追求梦想,最终在梦想的殿堂化茧成蝶。她就是历史文化学院2011级历史文化遗产班的汪蓉蓉。
汪蓉蓉明眸皓齿、清秀靓丽,全身透露着温文尔雅、亲切和蔼的气息。她坦言:“当初高考没有发挥好,想到了复读,由于受当教师的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加上姐姐在兰州读书,就毅然选择了西北师大。”当我们问及有没有后悔时,她笑着说:“正是因为来到师大,才知道自己有多么喜欢师大,多么喜欢历史这个专业。生活中,爸爸对我的影响特别深,我来大学之前,爸爸寥寥几语,仅仅说了句‘去了就把学习搞好’。我郑重地说了声好,于是踏上了来兰州的路。”
谈及学习,汪蓉蓉认为主要是以兴趣为主,她说:“因为我喜欢考古,所以选择了历史文化遗产这个专业。希望今后能在考古、文化博览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尤其对秦汉史情有独钟,因为秦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经历了由乱到治、归于统一的过程,我对这种过程特别感兴趣,有信心深入研究下去。我觉得大一、大二无论做什么、参加什么活动,只要有时间,一定要多读书,特别是老师在课堂上整理的重点书目,否则到以后写论文时没有足够的灵感,真是追悔莫及!”
中学时代的汪蓉蓉就一直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父母眼中的好孩子,性格文静内向。上了大学之后,她认为大学除了学习之外还有更多东西,要以一个全新的姿态迎接自我。刚上大一,汪蓉蓉就参加了历史文化学院学生会,凭着自己对乒乓球的一腔热忱进入了体育部。忙碌的学生会工作并没有使她措手不及,而是从中获益匪浅。通过三年的学生会工作,汪蓉蓉在待人接物、性格培养方面都得到了很大提高,她深深体会到了“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的含义。在工作方面,她轻松地笑着说到:“大一当干事的时候,跟着学姐学长学,跟着他们做事,勤学多问,少走了很多冤枉路。以后的工作中,我明白了既要统筹安排,又要认真考虑其他同学的看法和感受,以便于在保持良好人际关系的同时,高效地完成工作。现在繁忙的工作意味着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要学会担当起更重的责任。”经历了三年的学生会工作,站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成熟自信的汪蓉蓉。
作为历史文化学院学生会的一员,汪蓉蓉的时间经常不够用,她平时制定的学习计划常常被打乱。但这并不意味着平时就放松自己,她尽力抽出空闲时间给自己确定目标、制定计划、拒绝拖延、高质完成。在她的生活中,宿舍只是晚上睡觉的地方,团委办公室、图书馆、自习室才是一天生活的中心。南宋著名哲学家朱熹曾说,为学能变化气质耳。这句话在汪蓉蓉身上是最生动的体现,回顾大学时光,她收获的不仅是知识,还有成长。正如她所说:“回想起大学的点点滴滴,我觉得自己在这三年中最大的收获就是成长。从懵懂迷茫的大一到现在颇具成熟的大三,让我明白坚持二字是我走下去的精神支柱。”
汪蓉蓉说她最喜欢的一句话是: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这样,假如你发现这条路不能达到目的的话,就可以走另一条路试试!从高中腼腆内向的普通女生到现在大方自信的学生会副主席,汪蓉蓉身上展现着华丽的蜕变。机会总是青睐于有准备和自信的人,她的那份执着与坚强,那份永不停止的追逐,一定会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收获更多!
(编辑:吉余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