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信念,奉献青春
“我1984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学院教育系,当初选择图书馆工作是因为图书馆藏书丰富,环境优雅,可以博览群书,也适合自己喜静的性格。到图书馆工作后才发现其实图书馆的所有工作远非想象的那么简单容易,尤其要做一名合格的图书管理人员,更是需要专业理论知识和敬业精神。通过大连理工大学图书情报干部培训班一年的脱产学习,使自己充分地扩充和完善了图书情报行业理论知识,也使专业知识与理论修养得到了提高和升华,也为后来20多年的工作实践奠定了基础。”
当我问到图书馆副馆长许萍老师能在工作岗位上坚持这么多年的动力是什么时,她这样说:既然当初选择了图书馆,就应该坚持并尽可能努力工作,不能看到哪个职业待遇优厚,就想去做,还应从自身的能力出发,考虑做其它的工作是否合适自己。许老师从1984年参加工作至今,现在看来选择在图书馆工作还是正确的。30年中许老师主要从事文献资源建设、文献信息服务和读者信息素质教育的工作。她把一生最美的岁月奉献给了图书馆,奉献给了学校,全身心服务了师大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注重细节,提升实效
许老师在图书馆的这30年,也是中国变化最大的30年,当我问及许老师自己亲身感受到学校、图书馆的变化是什么时,她说:“这30年最大的变化就是从纸质时代到了信息时代,图书的阅读方式更加多样化。”这就意味着图书馆的老师们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适应时代的要求。
许老师刚进图书馆时在图书馆采编部从事编目工作。工作的任务包括采访和编目两大项。其中采访工作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实际出发,有计划、有选择、有方向、有重点、系统地收藏各相关学科的国内外文献,尽可能把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比如在采访前与各学院沟通,从而充分了解各学科对专业书籍的近期需求和长远规划;当然,同样要花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深入师生之中,广泛听取不同学科教师和科研人员的意见,听取不同学科、不同层次学生的意见,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网络资源、读者留言等各种形式征集师生意见,请他们推荐好的书目等。另外,还要尽可能准确及时地将相关专业的重要文献资料采集完整,然后通过编目工作来揭示文献的内容和特征,制作成目录供读者查找和借阅。
当时的这些工作都靠手工制作,文献要亲自刻印目录或用外文打字机打制,然后再把目录按著者、书名和分类号的不同分别排放到不同的目录柜里。虽然这种工作单调而繁琐,但是没有这个环节读者要找到自己需要的书就像大海捞针一样难。为了给读者提供方便,图书馆的老师们总是不厌其烦,一遍遍地整理。到后来信息时代到来之际,许老师被调到图书馆咨询部工作。这里所从事的工作更多地与网络有关,工作内容转型为网络导航、网络咨询、网络信息资源的提供、采集、整理、加工,网络研究等。这些都不同于传统的采编工作,要求自己不仅要掌握熟悉图书管理的基础专业知识,还必须熟练掌握计算机专业知识,具备独立进行文献信息采集、整序、流通诸多学科领域的咨询能力。还面临着对电子型文献资料的采集和推荐工作,各种中外文书目数据库、专题数据库、特色数据库、全文数据库的内容和使用方法需要尽快吃透并通俗易懂地教会读者。为了让读者能快速了解各领域、各学科、各专业前沿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的虚拟馆藏,许老师首次在学校为本科生开设了文献资源检索公选课。上课的时间都在晚上,利用下班时间进行准备,很辛苦,但也有很大的收获。虽然当时听课的人数能达到180人左右,但多数同学都很认真,很快掌握了信息资源的使用方法,为他们的学习和进一步开展研究打开了新视野。说到这些时候,许老师高兴地说,现在的孩子脑子聪明,学校硬件设施也能跟得上,学生们接受很快,这样,他们以后查阅文献资料就方便得多了。
许老师不仅仅将自己所有精力投入到图书馆日常工作中去,更是不断进取,探索图书馆科研工作,因为许老师以及图书馆其他老师的努力,学校于2013年成功申报了公共资源管理专业二级硕士学位点,挂靠在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将于2015年正式招生,这在西北所有高校是首例,也是对我校图书馆工作巨大的支持与鼓舞。
搭建桥梁,服务育人
“30年来的图书馆服务工作,我切身体会到读者服务工作直接体现了图书馆的性质、职能、方针和任务,是开发图书馆资源,满足读者需要的桥梁。而要架设好读者与图书馆之间这座桥梁,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尤为重要,除了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敬业爱岗、服务热情之外,其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具备也特别重要。我们要实现这些要求就需要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如通过专业技能的培训、理论知识的培训和思想道德的培训等。真正能够不断地更新观念、更新知识,也才会真正增强‘服务育人’的自觉性。”许老师说道,“我们这一辈的图书馆人啊,看到校园里的大学生就像看到自己的孩子一样,想到自己的孩子也在离家那么远的地方读书,就想着尽我们最大的努力为学生们提供更好的便利,解决学生们面临的困难。”
采访即将结束,当我问许老师是否有话想对自己热爱多年的岗位说点什么时,她笑着说道:“我想说的是,感谢母校和图书馆对我多年的培养,能在这个岗位上坚守是他们教育、帮助和支持的结果。也希望与我校图书馆的同仁们一起能够把以下几句话作为我们职业的使命去尽责:以职业所积累的知识与智慧提供多样化、专业化和读者满意的服务,并融入每一位学生的成才,每一位教师的发展和学校各项工作的进步中,实现和提升图书馆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