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在明亮的灯光下工作或者学习时,你可能不知道眼前寻常的光明是许多基层工作者夜以继日维护的结果;当你在万紫千红的舞台下观看晚会时,你可能不知道舞台旁边的某一角落里站着还没吃饭的供电人员;当你夜晚漫步在路灯下时,你可能不知道就在当天,供电人员爬在车上将它们清洗擦拭干净……如果把校园比喻成为一个有机体,奉献在学校基层的供电服务中心则是校园的中枢神经系统。他们奋战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在维护校园活动的正常进行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不可代替的作用,为我们校园生活的健康运行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我校供电服务中心共有30人,校本部有13人,其中包括3名运行人员,9名维修人员(1名管理员兼库管员)。校本部供电服务中心李新平主管介绍:“简单地说,我们的工作就是与‘电’打交道,校园内所有与电相关的设施都属于我们的工作范畴。”除了我们日常见到的灯管维修、线路连接等普通工作之外,供电服务中心还负责学校高低压配电室、箱式变电站、地下电缆线等成套设备的管理和维护。
作为学校不可或缺的基层工作单位,供电服务中心的工作琐碎而辛苦。他们不像教师和学生每年有两个假期,无论是酷暑还是寒冬,他们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保证着家属楼、实验室和教学楼的用电。李主管说到:“我们一年四季24小时在岗,每晚轮流值班,至少有3人保证学校的夜晚用电。”为了不影响老师学生白天正常的工作和学习,供电人员经常在晚上加班加点进行学校设备的维修和检查。“刚刚过去的四六级考试之前,我们加班了整整一个礼拜,每天从下午6点到晚上11点,对考试的4栋教学楼的相关设备进行了检修,以保证考试顺利进行。”
学校供电工作任务大、量多、性质危险,供电服务中心有严格的管理制度。谈及自己的工作执行标准,李主管说到:“安全问题是我们工作需要注意的首要问题,出了问题什么都白干了,自己受苦不说,还可能影响学校正常工作。为此,我们经常强调‘安全无小事’、‘安全第一’。安全问题以预防为主,先在平时强化安全纪律,然后将这些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工作过程中,我们严格执行‘一人监护,一人工作’的准则,特殊场合会有专人值班,以保障工作安全。学校的高压配电室,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并且每一小时巡视一次,一个月我们至少会检查一次设施设备。每年,我们都会有应急演练。”正是秉承着这种严格谨慎的工作态度,我校的供电服务中心一直没出过任何安全问题。
供电服务中心是一个团结互助、遵守纪律的集体。说到集体风貌,李主管很欣慰:“我们集体团结友爱,是一个好集体。成员齐心协力,彼此配合得很好,上级领导分配下来的任务,很少有人反对,都会很自觉地完成。”李主管举例说到,2012年师大110周年校庆的时候,他们提前好几天连夜将所有的设备进行了检修,也安排了专人值班。辛苦的幕后供电工作没有一个人抱怨,所有人都兢兢业业,为我们的校庆提供了五彩斑斓的颜色。
很多时候,我们认为的天经地义,背后却是基层工作者辛勤的劳动。我们常常觉得自习室里的灯就应该明亮,舞台的灯光就应该璀璨炫目,设备坏了供电服务中心就应该立即来修,而供电工作的辛苦和不易,却鲜有人体谅。言及这些,李主管黯然道:“校本部只有9名负责维修的人员,要24小时负责全校的设备维修,有时候不能按时到达也是在所难免的。有一次研究生公寓一个学生给我们打电话要求维修宿舍的灯,我们的维修人员手头都有工作,所以去迟了,去了之后解释给他们原因,他们也不听,骂我们说‘我们交了学费,养你们干什么吃的?’听到这些真的很伤心。供电和维修的确是我们的责任,但是也希望老师和学生理解我们工作的难处。”
校本部平均每月用电为几十万度,冬季更达上百万度,远远超过了学校的用电预算。李主管说:“学校现在提倡节约用电,我们也采取了许多节能措施,张贴节能标识、宣传海报等,但是有些同学以为学校的电是免费的,所以用电浪费。有时候你可以看到每个自习室只有一两个人,但是所有的灯都开着,其实同学们完全可以坐在一个教室的。‘节约用电,人人有责’的观念应该深入每个人心中,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他建议师生员工安全用电,禁止违章用电。使用正牌的节能电器,共同建设节约型的校园。
供电人员服务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熟悉黄河岸边这片土地的每一寸。李主管在师大工作已有12年了,谈起自己的工作感受,他说:“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我们时常带电工作,从事的是危险职业,当真越干越害怕。只有小心谨慎,严格规范地工作才能避免危险。我们天天在学校工作,对学校是有感情的,走在校园的林荫道上,看见每一个路灯,每一根电线,都会产生异样的感觉。干一行,爱一行,既然干了这份工作,就认真努力把本职工作干好,踏踏实实地为学校师生服务。”
供电中心服务师生,服务校园,他们的工作步步惊心,却仍然尽心尽力为我们创造出了舒适便捷的工作和学习环境。让我们怀一份谅解,带一份感恩,尊重基层工作者,尊重他们的劳动,为师大校园多增添一丝温暖,一缕感动,一点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