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过后的那个9月,她离开了自己的家乡浙江嘉兴,那年,她19岁。火车一路西行,随着车窗外经度变化的风景,她来到了有“陇上毓苑”之称的百年学府:西北师大。时光飞逝,四年的光阴悄然滑落指尖,她却如一朵美丽的荼蘼花,不断吸收精华,充实自我,安静而不张扬,悄然绽放着属于自己的芳华。
非学业无以为先,非宁静无以致远。她认为,大学并不是大概学学,而是以专业为主,广泛涉猎其它。青鸟专注于那一片苍穹,终能穿越风雨,直达云霄;金鲤专注于那一端高崖,终能溯游而上,化作蛟龙。
这就是吴晓倩,一个来自南国的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本科生,对女生而言,这也是一个相对很枯燥也很难学的专业。相对而言,男生思维能力强,理解能力好,动手操作能力高,而女生则不然。虽不占性别优势,但吴晓倩却有她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平时,上课认真听讲,专心致志,若课程比较难,她会提前做好预习,下课后好多同学急着去干别的事情,而她却要静静地把上课内容浏览一遍,把不懂的问题及时解决了,这才罢休。她的时间分配很规律,该干啥时就一定干啥,有空闲的时间她就会背着书包,一个人静静去上自习,在昏黄的路灯下,她的影子拖得很长。她知道,志在心中,便撑得起一轮月色。所以,期末考试到来之前,好多同学刚开始忙着“预习”时,她却因为平时的积累很充分而如鱼得水,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
刚开始,她的专业课功底非常好,英语却有些逊色。为此,她下苦功夫迎头赶了上来。如今,回头看来,她觉得英语是一门基础性很强的课程,必须从大一就好好积累;听力要多练习,积跬步才能至千里,积小流才能成江海。而就文科生计算机学习上面,她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理论概念要牢记,上机练习要勤做,老师的演示要细看。
因为心静,因为专注,所以她的优异水到渠成,在成功取得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证书的同时,许多荣誉也接踵而至:甘肃省国家励志奖学金,“蓝桥杯”甘肃省二等奖,西北师范大学“学习优秀奖”、“科技创新奖”、“创新杯”计算机能力竞赛奖……
严谨细心、精益求精是吴晓倩做人和求学的根本态度。2011年她应聘“西北师范大学学生记者团”,成为网络宣教室的一名记者。刚开始时,不会写稿,不会审稿,不会编发新闻……可她没有急躁,也没有慌乱,谦虚地向老师请教,认真地跟着学长学姐学习,逐渐地,她不但会采写稿子,会编辑新闻,并且力求精益求精,编发了一篇又一篇高质量、高水平的稿件,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广泛认可。当谈及她怎么做到这些时,她腼腆地笑着说:“好好改,好好发,一字一句斟酌,一个标点都不能放过……”透过她灿烂的笑容,仿佛能看到在这样轻松的笑容背后,是一颗多么认真负责的心在跳动。
从大一初入茅庐时的“什么都不会”,到大四毕业前的“什么都不难”,四年来,怀着这一颗负责、认真的心,她用一种严谨踏实的态度,一步一步地前行,达到了“游刃有余”。俗话说:熟能生巧。正是这样一种严谨细心、精益求精的态度,才造就了这样近乎完美的奇迹。如今,她编发的稿件错误非常少。有时候,一篇新闻稿看过去,只一眼就可以找出哪里多了一个空格键。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高度。“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奏出世间的绝唱!”本着这样一份严谨细心、精益求精的态度,她在工作中创造完美的同时,被评为“西北师范大学优秀记者”,被聘为大学生记者团的副团长。
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一如既往的安静专注、出类拔萃的她,就这样以静默拒纷争,淡然地、优雅地处理着身边的琐事。而对人谦和、与人为友的品质,也让她获得了更大的成功。记得有一次她和同学参加“PPT制作”大赛,荣获三等奖。而她却说这是同学的功劳,自己没怎么出力。这种风度,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高度。她的这种不争,却往往是一种大争,闪烁着人格的魅力,先后被授予“西北师范大学优秀青年志愿者”和“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艳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当得知自己被保送到兰州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时,她的眼眶有点湿润。这样的意料之中,所有的成就,就源自于内心那份安静与专注这样的意料之中,所有的路都通向了远方。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需静也,才须学也。”她,很平凡,像一粒尘土;她,又不平凡,像一颗星星。平凡的她,和我们一样,会孤独,会无助,会迷茫;平凡的她,也爱看小说、玩手机、刷微博;平凡的她,假期也会去旅游、做兼职,去交朋友……但是,她又是不平凡的。
荼蘼不争春,寂寞开最晚。晓看花丛中,倩影自芳艳。因为她时时刻刻都有一颗很静的心,指引她前行,这是我们所不能及的。
(编辑:吉余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