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我校邀请旅美学人、中国社科院世界文明中心特约研究员、国际符号学学会(IASS)副会长李幼蒸先生来校作学术报告,我校师生700余人聆听了报告。
11月3日,李幼蒸先生在题为《论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思想:兼及符号学问题》报告会上,从回溯符号学发展史讲起,并结合哲学、美学、现象学、心理学等学科从跨学科研究视角向广大师生阐释了符号学理论、研究趋势等关键问题,李先生指出应从领域范围和思考层次两方面来扩大当前符号学视野,进而开创中西比较符号学的新学术领域,即符号学研究必须打破传统的地域、历史、血缘主义窠臼,从人类整体生存角度对人文理论结构重新予以思考和设计。
11月4日,李幼蒸先生在题为《如何看待当代西方哲学》报告会上,主要介绍了语言哲学和语言学的重要性,肯定了符号学的功能性以及哲学地位的不可逾越性,从语言学的角度区分了欧陆哲学和分析学,以西方伟大哲学家的思想为基础发表了自己在此方面的研究成果,提倡当代哲学研究者应运用哲学的思辨性思维对其他各类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进行反思、运用语言学这一工具将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融会贯通,实现哲学领域的超越与创新。
李幼蒸先生曾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副研究员(1978-1994),1982年后到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慕尼黑大学哲学系访学,被聘为德国波鸿大学哲学所客座研究员(1989-1997),法国高等社科院(EHESS)访问研究员(1990)。
(编辑:刘玉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