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党代表汇聚一堂,共商国家发展大计。我校师生高度关注会议召开,学校党委召集全体校领导和各单位、各部门负责人认真收看了开幕直播,聆听了胡锦涛总书记代表十七届中央委员会作的报告。我校各级党组织、离退休教职工、共青团组织也通过多种形式收看开幕直播,了解了党在过去五年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在各个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
观看开幕式后,大家一致表示,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对未来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战略部署,进一步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学校党委副书记于树青表示,刚刚我们收看了党的十八大开幕式,认真聆听了胡锦涛总书记代表十七届中央委员会作的报告,了解了党在过去五年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在各个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听了之后令人振奋。今天,我们收看党的十八大开幕式,只是对十八大精神的初步学习,学校将对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做出专门安排。开幕式之后,将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继续关注党的十八大,深入学习领会十八大精神。相关部门也要及早着手,组织学校党员领导干部、全体师生员工认真学习十八大精神,并通过党委中心组学习、专题辅导报告、研讨会、座谈会,积极营造氛围,在全校形成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高潮。
在认真收看了开幕直播后,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何继龄教授说:刚刚听完胡锦涛总书记的政治报告,总的感受就是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报告全面总结了十年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及其经验,科学部署了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布局,对于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总体来看,大会解决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迈进这四个最主要的问题。首先回答了举什么旗的问题,报告明确提出高举中国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旗帜;走什么路的问题在报告中反复强调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它包含了政治发展之路、经济建设之路、文化建设之路与社会和谐之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在报告中用四句话做了一个扼要的说明,那就是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对于目标问题,大会明确提出到建党100周年的时候,把我国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到建国100周年的时候,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坚持以德树人的基本目标,做十八大精神的宣传者,做改革开放的推动者和科学发展的践行者。
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李迎新研究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听了胡锦涛总书记的十八大报告,我们深受鼓舞。十年来,我们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特别是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在经济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之所以取得这样伟大的成就,是因为我们党有一个一以贯之的理论,就是科学发展观,有个这个正确的理论作指导,我们才能在各个领域取得可喜的成绩;我们党有一个始终不渝的道路,就是坚持走社会主义特色道路,走自己的道路才使我们的道路越走越宽广、越走越深远;我们始终有一个持之以恒的目标,就是建设小康社会,我们有了这样的理想和目标,才有信心建设我们的国家和家园。听了十八大报告之后,我们深受鼓舞的同时,也感触颇多。如何学习和贯彻十八大精神,我认为首先要有一种责任感,从自我做起,只有自己强大了,我们的社会和国家才能强大;要有一种理想,我们不仅要建设小康社会,更要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我们要有行动,作为学院的领导,作为基层党组织的负责人,要关注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大局,把握机遇,把学院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在服务社会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中不断完善自己、强大自己、发展自己。
我校经济学院院长李兴江教授说,刚刚听完胡锦涛作的工作报告,报告是在新的战略机遇期对我们国家今后的发展做出了战略性的宏伟蓝图,报告中有许多新的思想新的举措新的部署,从战略全局上对我国将来的目标提出了总体设想。在建党100周年的时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围绕这样一战略目标,在战略布局上做了重要的安排。同时提出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各个发面采取的重大举措,这些举措一是全面总结了前五年发展的经验,又有所创新。作为经济方面的专家,我认为主要在经济方面有几个创新,一是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同步实现小康社会,对西部地区、民族地区和欠发达贫困地区的国家经济扶持力度,采取了很多的措施;二是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提出了经济结构方面的调整,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来发展经济;三是对涉及经济领域的重大改革进行了全方位的阐述,特别是财税体制改革、分配体制改革。我们要深入学习和理解经济方面的新观点新思想新举措,结合经济学院的实际情况给师生做好宣传。
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史小宁说,党的十八大是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在十六大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各个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不断提高,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今天早上观看了开幕式,我有以下几个感受:一是在经济方式转变方面,国家对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主要表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的是投资消费出口协调拉动,在十八大报告中第一次出现了消费主导,投资出口协调拉动;面对后金融危机时代,更加凸现了实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地位。二是在文化建设方面,把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放在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再次重申了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性。三是在社会建设方面,国家继续把民生问题作为国家建设的重点,对和谐社会做出了全面的谋划。四是在党的建设方面,继续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党的先进性建设、党的纯洁性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主线。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学生, 十八大的召开为我的研究和学习提供了难得的契机,我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一定会努力扮演好践行者。
教育技术学院硕士生刘明霞感触颇深,她说:“在一次次的会议中,我能深切地感受到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这对于每一个中国公民来说,都是很欣慰的事情。作为一名研究生,在祖国不断发展的前提下,我们一定要立足于基本国情,明确自身目标,加强理论武装,努力提高自身的能力,不断学习理论知识,提高思想觉悟,以更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美术学院大一学生张建飞兴奋地说道:“我们刚上大一,就赶上了‘十八大’,而且还能来听胡总书记的报告,我觉得非常荣幸。作为一名大学生,我觉得我们也更应该来关注国家的大事,虽然我们不能直接参与,但是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以主人翁的姿态来关注国家的发展和进步。”站在一旁的宋宇新也忍不住说起了自己的感受:“在听到这个报告以后,我确实很激动、也很感慨,每一次会议的召开,我们都能看到国家的发展,现在我是入党积极分子,能够成为党组织的一员,我觉得非常荣幸。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也会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实际的生活中,以自己微薄的力量来为国家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美术学院的窦蔚洁同学则表示:“听了报告,我认为‘十八大’很有目标性,提出了坚持彻底进行反腐斗争、进行思想文化建设,而且对城乡一体化、‘三农’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更完善地解决策略,这些成绩都显示出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我感到非常自豪,而作为最富有创造力的新一代大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也会不断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关注中国的发展,从而更好地完善自己。”文学院的韩建国同学说:“作为一名很关注时事政治的学生来说,我对‘十八大’的召开期盼已久,听了胡总书记的报告,感受颇深,党在‘十七大’召开以来,无论是在政治制度建设、经济政策实施,还是军事实力增强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成就,尤其在‘三农’等民生问题的解决、文化大国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中成绩突出,作为当代大学生,我坚信中国一定能以‘十八大’为基石,不断前进、不断腾飞。”
我校离退休教师张翔老师表示,十八大将科学发展观确定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非常关键。十八大的胜利召开,使我们信心更足。十八大提出建立完善的养老制度,对老年人有各种各样的敬老助老活动,使我们老年人老有所终;对大学生实行就业创业措施,使壮有所用;对残疾人的供养制度,保障他们的生活。这些我特别高兴,这些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成就。相信十八大后,各方面工作将会在过去成就的基础上向更高层次发展。
离退休教师张学军表示,十八大给我们提出了新任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十八大的召开让我看到了党的活力和希望,给我们指出了方向、道路和措施,更明确了自己前进的方向。胡锦涛总书记的报告发扬社会主义民主,通篇里每一个部分都讲到为人民的事情,民主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相结合。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说:“任何人都不能超越法制……”打击了腐败分子的要害,坚决反腐,给全国人民重大的希望。
离退休教师马德爽说,十八大的召开使人非常的振奋,报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 “特色”是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是按国情、民情发展马克思主义。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对于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的改革方面的讲话,使我心情非常激动。报告最后提出每个党员要具有忧患意识,创新意识,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将思想永远与党保持一致,参与党的活动和党提出的各方面任务。
学校将在今后几天,继续关注十八大召开情况,并认真组织师生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争取形成学习十八大精神的高潮,形成一批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成果。
(编辑:蔡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