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下,我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美国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University of Hawaii at Manoa,简称UHM)访学。邵雍认为观物有目观、心观和理观三个层次。匆匆一年,来不及心观和理观,但目观也能洞见UHM运行机制的根本特征,用《周易》中易理的本性概括就是:不易、变易和简易。
一、不易
不易是不变之道。从中世纪大学开始,大学彰显了自身与政治、经济、文化的边界。从外部来说是大学自治,政商无权干涉大学;从内部来说是学术自由,教授有教学和科研的自由,学生有选专业和学习的自由。如果说政治是力,经济是利,文化是理,那么大学是礼。此“礼”即《夏威夷大学章程》。
在新生报道的第一天,工作人员在Campus Center免费发放《章程》。如果师生就《章程》中某个条款发表看法,就能得到UHM校帽一顶。排队和等待是在场的人必须要遵守的。轮到我了,我就《章程》对该校的意义提出了咨询。工作人员非常熟练地告诉我《章程》有如下的意义:(1)对UHM内部而言,章程是UHM的基本法,是规范UHM内部各种行为的基本依据,具有组织维系、行为导向、权力配置、关系协调、利益整合、意愿表达和历史记载的功能;(2)对UHM外部而言,章程是UHM成立的要件,也是社会理解、支持和监督UHM的基本框架。
在这一年的访学中,我切实地体会到UHM基于《章程》之“礼”有条不紊地运转。在大学自治方面,两件事情让我印象深刻。第一件事情是2016年UHM根据《章程》在全球遴选校长,校长不是内定和空降的。第二件事情是学生出现了非常极端的行为(如自杀或自残)后,UHM绝不会受舆论的道德绑架,更不理会一些人的无理取闹,而是根据《章程》处理问题。在学术自由方面,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该校没有指定的统一教材,教材由任课教师自己决定。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专业。一旦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发现该专业不适合自己,学生可以再次更换专业。
我的“奶奶级”同学
我的“职场精英”同学
二、变易
变易指变化之道。大学需要承担作为社会一份子的责任和义务,但大学又是引领社会发展的,因此大学需要在知识生产和人才培养方面不桎梏于社会需求。UHM在很多方面做到了这一点,让我感受颇深。
学分制。由于解除了入学年龄的限制,进入职场的中年以及退休后的老人都可进入UHM学习。为了满足不同年龄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UHM推行完全学分制。在我选修的12门课程中,讨论就像夏威夷的彩虹,成了一道优美的风景线。白发老人的发言使人庄重,职场人士的发言使人机智,风华正茂者的发言使人灵秀。正因为讨论融合了不同的生活经历,学习者往往有如沐春风的感觉。UHM有3次授予学位的时间,5月份、8月份和1月份。学生修满学分后,可以申请学位授予。所以,UHM没有班级概念,也没有班主任和辅导员之说。与学分制相关的是灵活的休学制度。UHM允许学生在任何时候休学一到两年,然后接着回来上学。UHM认为没有必要让学生一口气修完课程学分,鼓励学生在校外多体验生活,多琢磨一些新鲜事物,干自己感兴趣的事。这种风气渗透到校园的每个角落,并被提升为一种校园文化。
定制学习步调。在新生阶段,UHM开设了很多微课程。通过微课程的学习,学生有机会深入地了解不同专业的学习特征、不同授课教师的才华、不同学科的发展趋势、不同职业的市场需求。当学生发现学习兴趣点后,UHM会给学生提供个人顾问委员会,包括学术导师、个人导师以及高年级同学和信任的伙伴,引导学生更好地规划学习生涯,包括学习目标、学习模式和学习课程,让学生明晰自己的学习使命。这个学习使命纵贯学生求学生涯和职业生涯,以避免政治、经济、文化剧烈变革给学生终身学习带来的负面影响。当学生获得一定深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后,UHM会创造实习、考察、访学、研究和创业等机会,让学生活学活用。这些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而实践带来的挑战和问题又促进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学习。
先能力后知识的评价观。UHM评价模式将“先知识后能力”翻转为“先能力后知识”。学生的档案不是装满了学分清单,记录了上了什么课,取得多少学分,获得什么荣誉称号,得到什么奖状证书等,而是一个展现学生能力发展过程的学习档案,揭示了学生正在学习什么和学会了什么,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的灵敏度和实效性,在实践中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等等。这种评价观不仅让学生知道如何学以致用,更能让雇主更精准地遴选出自己心仪的人才。
顶点课程(Capstone Course)平台。顶点课程是学生在毕业前一学期开设的课程。包括国际化课程(聘请国外知名教授学者来校讲授基础学科和新兴学科的前沿课程)、学术总结类课程(开设让学生整合、拓展、批判和应用在学科领域的学习中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等的课程,支持学生的深层次学习)、交叉学科课程(资助跨学科、跨学院、跨校际和校企合作开发课程,为学生提供一个集成本专业和其他相关专业的学习机会的课程,这些课程往往强调相互关联的不同学术专业在社会中的作用)三个课程模块。
三、简易
简易就是简单之道。如果说不易是大学的一般性本质,那么简易是大学的特殊性本质。简易让UHM在美国大学中一枝独秀。
以学科建设为龙头。UHM被誉为夏威夷大学系统的旗舰学校(the flagship campus of the University of Hawaii System),列入“最有价值”的大学之一(ranked a “best value” among U.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所有这一切与UHM集中财力、人力和物力发展自己的优势学科不无关系,如热带学、海洋学、气象学、东方学、旅游管理及亚太地区大众健康。UHM立志让人一谈到这些学科,就想到UHM。
以教师发展为根本。UHM的教授、副教授、助教和讲师的规模呈倒立“金字塔”型,即职称越高的教师,人数越多。这一方面得益于UHM不断优化人才成才环境,努力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学术氛围;另一方面得益于UHM有一套成熟的引进、培养、稳定人才的机制,有一套科学的做好、管好、用好人才的机制。正因为优越的制度,UHM教授在一起很少提及中了多少个课题、得了什么奖等话题,更多地交流教育哲学。这边的科研项目极少。在我访学的学院,我没听说过谁有几个重大项目的。UHM教师好像并不用为到处拉项目和缺乏经费而发愁。他们主要是跟踪研究前沿看书、思考、写作和教学。当Ericson教授和我交流教育哲学的时候,我哑口无言。在我的潜意识里,教育哲学哪是我等凡夫俗子能启齿的。当Ericson开始说他的教育哲学后,我才懂得,教育哲学就是教师个人促进学生发展的艺术。UHM教师都很自觉地轮流在每周四12:40-1:40到教师发展中心参加教学工作坊。没人主持,没人介绍,轮到某个教师分享自己的教育哲学的时候,其他教授都洗耳恭听。
以学生成才为中心。这体现在如下环节中:(1)学生知晓自己要学什么。学生通过课程教学大纲在开学前就知道自己的学习任务。课程教学大纲是师生之间的契约。课程教学大纲对课程要达到的教学目标进行详细的说明,对教师的权利和义务进行明确的规定(包括每周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单独和团体辅导的次数、课程考核的形式及次数等),并对学生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学习任务提出要求(包括课程预习、不迟到不早退、作业、中期考核、小组讨论、阅读、团队汇报、个人汇报、论文等)。教师根据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学生根据课程教学大纲评价教师教学,主管部门根据学生的评教来评价教师。一个不起眼的课程教学大纲,却成了教、学、评的纽带。(2)学生获得课程学分难度大。教师在课前常常布置很多课后阅读材料。就我访问的教育学院而言,每门课每周的阅读量在100页文献以上,并且每周都要提交读书报告。通常一门课程对学生的成绩评定包括每周的读书报告、每个月的考试成绩、讨论、三场小组报告和一场专场报告。教师会规定每次任务的时间,抄袭及迟交都是不允许的。这使得学生必须全力以赴,因此经常可以看到学生在图书馆“挑灯夜战”的情景。(3)学生能得到学习帮助。漫步校园里,到处摆着桌椅。随时可见学生三五成群地热烈讨论,有人拿笔记录观点,有人亮出观点,有人补充观点,井然有序。图书馆借书非常方便。如果找不到相关资料,图书管理人员会帮助学生从其他图书馆获取相关资料,并且以EMAIL告知。图书馆除了节假日闭馆之外24小时开放。晚上12点过后,有免费的咖啡、茶水和点心提供。学生如果觉得实在困乏,可以找管理人员借毯子、枕头和睡袋,在图书馆某个角落躺一会。
四、结论
不易让UHM有了安身立命之本;变易让UHM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简易让UHM不忘初心,追求卓越。正因为不易、变易和简易,UHM办学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在大道上越行越远越行越好。这正应了老子的“大道行思,取则行远;上德若谷,不弃不休。”这仅仅是我这一年的“目观”,感性的话语多于理智的分析,希望在未来的教学和科研中,这些所见所闻能引发我的所思、所修和所证。再次感谢学校和学院给我这个机会,让我对UHM运行机制有了较深入的理解。
熊华军: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编辑:马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