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男子甲组100米
准备,起跑,冲刺!11秒67后,2014级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物理学3班托合提阿吉率先冲过终点,捧得冠军奖杯。大二的时候,托合提阿吉就为自己设立了五连冠目标:在五年大学生活中(含一年预科),100米比赛中都要夺冠。“今天终于梦想成真,现在都不知道该怎么表达了,真的很高兴!”
“反应快、频率快、步伐小”,托合提阿吉评价自己,他说自己采取的策略是:起跑迅速,离开起跑线30米之内不抬头,跑到50米时再抬头,100米全程是保持最高频率的大跨步加速。“此外一定要提前适应场地,保持最佳的状态。”
——胡颖婷
学生女子丙组铅球冠军
掂着铅球,体育学院 2017级学硕班吕巧弟进入铅球场。托起铅球,手放于脖子一侧,弯腰、转体,一道完美的弧线,吕巧弟以7.78米的好成绩获得了女子丙组铅球的冠军。
“赛前进行了一些上肢力量的训练,比如俯卧撑之类的。我觉得能获胜主要还是因为专业优势。”吕巧弟说。往年吕巧弟都是比赛裁判,今年是吕巧弟第一次以参赛选手的身份参加运动会。“比赛重在参与,获不获奖并不重要。”吕巧弟认为。对于下一步的设想,她表示不能满足于当前的成绩,要继续好好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砰!”铅球伴着欢呼声与加油声以抛物线落地。5.91米,并列第一诞生!(除体育专业学生外排名第一)
“竟然是第一名,我感觉非常惊喜。”在刘文静看来,研究生也应该多参加一些文体活动,走进运动场,积极锻炼身体。
“能获得第一还是归功于本科期间练过,铅球比赛也参加的比较多,相对于其他通过有经验和优势。”刘文静认为这是她能够获胜的秘诀。
——廖凤娟
学生男子乙组跳高
奔跑助力、登地起跳、侧身翻转、完美落地。 一个亮丽的身影跃过,马玉海以1.96米的成绩赢得了冠军。
马玉海,2017级体育学院学生。起初因为身高劣势,大家都不看好他,但最后他依靠出色的表现和优异的成绩让观众们叹为观止,向大家证明了并不是个子高才能跳得高。但事实上能够在此次校运会中获得冠军,他自己一点也不意外。
“三次机会中,有两次成绩都不理想,当时我非常紧张。但其实那个高度对我来说并不难。由于场地周边有钢管,影响了我的助跑,还好我及时调整了一下自己。”在赛前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还能取得冠军,他觉得自己很幸运。
跳高是他的兴趣之一,跳高第一是他的目标,对此他很自信。“我想成为师大跳高第一人。希望在以后的比赛中突破自己的成绩,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马晓昕
学生乙组三级跳
女子乙组三级跳的运动员经过预决赛共六轮角逐,最终,体育教育专业的大一新生杨茜雯脱颖而出,以9.98米的成绩获得第一名。
爱笑的杨茜雯从高中时就接受专业的体育训练,初高中时立定跳远的成绩便达到2.4米。作为这个项目唯一的大一选手,杨茜雯赛前一直比较紧张,“之前了解到这个项目往届的成绩都很不错。”当其他选手连连出现失误时,杨茜雯安慰自己,“只要发挥出自己正常的水平就好了。”然而自身的天分,加上的刻苦训练仍然让她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杨茜雯表示,对此次成绩较为满意,“但是应该还有三十公分左右的提高空间。明年运动会我会继续参加,希望可以有所进步吧。”
——张婉月
学生男子丙组1500米
“中长跑从来没有技巧,只有训练以及心理状态的调整。”这是田嘉鑫考入西北师大读研后第一次参加本校运动会,但凭借着多年的运动经验和过硬的心理素质,最终田嘉鑫以4′44″64的成绩位居学生男子丙组1500米决赛第一名。
比赛开始前一分钟,田嘉鑫仍在跑道上做着热身运动。“热身的时间点要卡好。如果热身太早,跑步的时候状态就消退了。”田嘉鑫笑着说,这都是过去参加比赛的经验,“我之前参加过大运会、省运会,都取得过不错的成绩。”在陇东学院读本科时,田嘉鑫就是学校运动会的常客,冠军榜上经常出现他的名字,他会抓住任何机会提升自己“非专业运动员”的专业性。
与田嘉鑫并列第一的是数学与统计学院研一基础数学专业的姚忠伟,他同样认为跑1500米需要大量的训练,“跑1500米没什么技巧,体能训练很重要。”
姚忠伟并不是体育专业的学生,但在本科四年的学习生活中,他积极参加运动会,基本上每年都会参加800米、1500米甚至5000米的中长跑项目,而这种经历正锻炼了姚忠伟的毅力,他说:“比赛过程中身体状态跟不上时,就要全靠意志力来扛。”他常常选择紧跟在体育学院的选手后面,平稳地维持着自己的心律平衡并调整心理状态。
——付嘉诚
学生女子甲组标枪冠军
19.48米!学生女子甲组标枪比赛中,洪莉燕凭借最后一投夺得冠军。比赛中有两次洪莉燕的标枪没有触地,就没有成绩。在第三次,她顶着压力投出了19.48米!
面对前两次的空白成绩,洪莉燕说:“当时压力特别大。我们学院有许多人来给我加油,心里很紧张、失落、害怕。”洪莉燕站在一旁观察其他选手的动作,“最后一投,我用尽全力投出抛物线,就在标枪碰到地的那一刻,特别开心。”洪莉燕连连感叹。
——常晓婷
学生男子乙组110米栏
15秒05,陈毅林在110米跨栏中赢得第一,“本来没有太大的把握,毕竟最后两栏后腿韧带拉伤了,那时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坚持。”陈毅林每周都要做一些增加柔韧性、上栏的练习。他的专项是4x400米,高中连续三年是4x400米的冠军。“到大学之后没有高中那样高强度的训练,所以体力有点下降。”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他选择了200米跑和跨栏。
——罗爱香
学生女子甲组200米冠军
在学生女子甲组200米赛事中,2015级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王婷以30.96秒的成绩夺得桂冠,对此她表示“意外又欣慰”。这是她第三次参加校运会,前两次参加100米、200米赛跑分别获得了第三、第四的成绩,而此次运动会100米赛跑她夺得了冠军。
成功并非一朝一夕,“必须多练”。5月3日起,她每天6:30便赶到了操场,开始近一小时的短跑训练。此外,每周四、周日她都会与朋友一起去大学生艺术活动中心的健身房呆上半天,锻炼身体。这次能取得骄人的成绩,她表示“无愧于自己的付出”。
——黄鹰
学生女子丙组跳远
腾飞、空中划过一个完美的弧形。在学生女子丙组跳远决赛中,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的石明以3.92的成绩脱颖而出。石明是研一的学生,本科时就非常喜欢体育运动,参加过跳远、跳高、三级跳、长跑、四百米栏比赛项目和各类团体项目;也曾被选拔进入赛前学校冬训、春训,接受过体校的教练的分项目训练。
平时,通过去健身房健身,锻炼腿部力量和腰腹力量,从而提高跳远助跑时的力量。“当然我也想练练马甲线、小细腿!”她认为跳远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爆发力,“跳远时不要跨步,而应量步子,避免踩线。”石明说他明年也会参加运动会,刷新今年的记录。
——李婉芮 游思宇
学生男子甲组5000米
在男子5000米决赛中,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的戴鹏武同学以绝对领先的优势获得了该项目的冠军。
戴鹏武已经连续4年获得5000米项目的冠军,不仅如此,戴鹏武在其他的跑步项目中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第二名选手实力非常强,在比赛中,我感到了很大的压力,但我仍旧按照自己的战术安排,在最后一圈卯足了劲,甩开了第二名选手。”戴鹏武说。
——杨大斌
离退休女子飞镖
在离退休女子飞镖比赛中,退休职工王素娥在6场10分制的比赛中,以累加总分35分的好成绩获得了冠军。
王素娥现已78岁,2001年退休,曾是外国语学院资料室副研究员。“从二十几岁开始上班到现在,只要在兰州,每一年都会参加运动会。一直保持着前三名的成绩。”王素娥十分热爱体育运动,平时也会坚持锻炼。“今年的比赛项目很适合老年人。我每一项比赛都报了名。”(离退休教职工一共有女子飞镖、30米端球跑、定点投篮、垒球掷准四项比赛。)
获得第一名,王素娥十分开心,对自己的表现也很满意。“我其实就是心态好。每次都是即兴发挥,顺其自然。”她乐呵呵地说,“不管比赛结果如何,只要参加了就很开心,重在参与嘛。”
——张锦
教职工跳高
“今年报名了4个项目,男子跳高和4×100米跑都是第一名。”曹练刚结束教职工50米抱球跑的比赛,脸颊还挂着汗珠。
“这次运动会我也没有提前准备,都是平时坚持锻炼的成果。强壮的身体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曹练平时经常锻炼,热爱跑步、打网球,总是鸭舌帽配运动装,朝气蓬勃 。“我是个不服老的人,我觉得,每天运动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
——徐芊芊
(编辑:刘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