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通知公告

西北师范大学旧文科楼原址绿地广场建设方案意见征求公告

全校广大师生,社会各界校友:

西北师范大学旧文科楼见证着学校的风雨历程,承载着数代师大人的历史记忆。2013年4月,经甘肃土木工程科学研究院对旧文科楼进行了现场调查和勘测,鉴定旧文科楼地基处理厚度及上部结构抗震措施极不满足规范要求,轴墙体由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局部倾斜值己超出国家规范允许的倾斜值要求,属于有重大安全隐患的高危建筑,建议拆除。

为满足广大师生提出的对校本部“降容积、增绿地、提品质”的需求,学校决定在校本部旧文科楼原址打造绿地广场,充分彰显生态校园、数字校园、文化校园的名校魅力。

3月23日,校学生会代表全校学生发出了《关于征集校本部中心区域绿化广场(旧文科楼原址)文化景观设计的通知》,得到了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校友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回应,大家对旧文科楼原址绿地广场的修建充满了希冀,并提出了很好的建设意见和创意思路,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1、结合现状,综合布局

以旧文科楼地基布局为主线,在综合利用原有景观、周围绿地的基础上,打造一个功能分区明确、文化内涵丰富、视觉景观和谐的校园绿地广场。

2、充分利用,传承创新

保留旧文科楼中具有历史价值和情感价值的部分建筑,并进行二次设计和利用,使其具有回味记忆、文化展示、互动交流的新功能。

3、凸显文化,注重内涵

通过碑刻、雕塑、题记等方式,以文字、图像、造型等元素,展现百年师大深厚的人文底蕴。

4、珍存记忆,交互体验

通过“二维码砖+微信扫码”的互动技术,珍存广大校友关于旧文科楼记忆的文字和影像作品,凸显以人为本、记忆永恒的人文情怀。

根据以上设计思路,我们在投稿方案中筛选出大家普遍认为比较成熟的两份方案,现将这两份方案初稿进行展示。恳请广大师生、各位校友继续关注旧文科楼原址绿地广场的建设,共同为母校的发展献计献策。

方案一:

设计者: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张学忠

①入口景观:保留旧文科楼一层、二层正立面(文科楼最初为两层)。

②绿茵凉亭:对旧文科楼室内梁柱框架进行再次设计组合,使其演变成为具备休憩、交流等功能的现代极简主义雕塑兼凉亭。

③水景喷泉:以东西方人文经典名句+太极循环流动图为设计思路,以汉白玉、黑色石材、红色石材为建筑原料,镌刻诗经、离骚、荷马史诗、理想国等中外经典名句,打造人文日新、内涵丰富的主题水景。

④整体形象:三个部分相互链接依托,整体造型类似于中国古建中的牌楼,使绿地广场承载着广大校友珍存记忆、眷恋母校的珍贵情感,也成为学校新的一处人文景观。

方案二:

设计者: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马仿明

①入口景观:保留旧文科楼正面一层、二层立面及其上原有的门楣、浮雕、门框等装饰物。

②门厅楼梯:保留旧文科楼原有门厅主楼梯,打造小型观景平台,篆刻西北师范大学校训、旧文科楼赋等文化内容。

③户外讲堂:保留旧文科楼原101教室,通过改造使之成为兼具开放讲堂、学习思考、师生研讨的多功能空间。

④西侧廊柱:保留旧文科楼西侧教室梁柱框架,篆刻校友诗歌文赋;增建凉椅、围栏等设施,打造具有交流分享功能的人文景观。

⑤人行步道:保留旧文科楼一楼走廊路面,通过与原有墙基的综合设计,将其打造成绿地广场人行步道。

 

(视频链接:http://v.qq.com/page/p/f/f/p019183uzff.html

 

在此,我们谨代表全校广大青年学生对关心旧文科楼原址绿地广场建设的老师、同学及社会各界校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如您还有什么好的设计思路或意见建议,请继续发送至:

电子邮箱:nwnusu@nwnu.edu.cn

或编辑短信发送至手机:13919859599

再次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西北师范大学学生会

2016年4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