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图片

最新要闻

当前位置:首页  最新要闻

第五届《教育研究》论坛在西北师大成功召开


7月5日6日“AI重新定义教育”为主题的第五届《教育研究》论坛在西北师范大学成功召开。  

开幕式上,西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贾宁介绍了西北师大扎根西部办学的悠久历史与教育学科的传统优势,特别是结合国家战略与区域需求积极探索数智技术与教师教育深度融合的新路径,期待与会专家学者通过思想的碰撞、智慧的交流,达成新共识、开拓新视野,共同描绘数智时代教育发展的美好蓝图。甘肃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白江平从政策引领、智库支撑、高位推动、强化试点、打造典型等五个方面简要介绍了甘肃省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重要举措,期待以此次论坛为契机,共同探索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发展的新未来,为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和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能。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李永智表示,期待与会专家学者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加快发展伴随每个人一生的教育、平等面向每个人的教育、适合每个人的教育、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为引领,深入探讨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路径,力求实现真实有效的思想交锋与智慧碰撞,为教育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提升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本届论坛紧扣《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关于“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的战略部署,聚焦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治理体系等层面的深度变革进行研讨,论坛设置引导报告、专家对话、青年圆桌等环节。

南京师范大学吴康宁教授主持“AI重塑教育理念”分论坛。清华大学谢维和教授探讨了“重新定义”的三个可能,华东师范大学李政涛教授探讨了从“AI重新决定教育”到“教育重新决定AI”的转变;南京师范大学项贤明教授、北京大学郭文茗研究员进行专家对话;浙江大学段世飞、北京大学范逸洲、首都师范大学高洁、华南师范大学余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凤开展了青年圆桌讨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邓友超研究员、西北师范大学刘旭东教授进行点评。

西北师范大学郭炯教授主持“AI重建课程逻辑”分论坛。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李永智研究员深入分析了AI重建课程的具体逻辑,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教育与技能司司长安德烈亚斯·施莱歇尔探讨了人工智能世界中的学习与评估转变;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曹培杰研究员与北京师范大学宋萑教授进行专家对话;西南大学胡航、东北师范大学李刚、清华大学文雯、华东师范大学杨澄宇、厦门大学杨梓进行青年圆桌交流,西北师范大学郭绍青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沈书生教授进行点评。

武汉理工大学杨宗凯教授主持“AI重构教育场景”分论坛。华中师范大学刘三女牙教授阐述了人工智能与教育新形态方面的思考,清华大学韩锡斌教授分享了教育大模型建设与应用中的挑战与对策;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当代教育研究所唐江澎所长与北京第一实验学校李希贵校长进行专家对话;华中师范大学陈敏、北京师范大学刘嘉豪、江南大学马志强、上海市黄埔区卢湾一中心小学校长吴蓉瑾、清华大学于济凡在青年圆桌环节展开学术探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王泉教授、北京理工大学嵩天教授进行点评。

本届论坛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研究杂志社主办、西北师范大学承办,对推动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理论创新、实践探索贡献了重要的学术力量。来自全国各地44所高校的教育专家学者、教育实践工作者及期刊编辑参加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