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学与华夏文明”暨第十届四库学论坛在西北师大召开
9月13日至14日,由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图书馆、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全国高校古委会《中国典籍与文化》编辑部、甘肃省《四库全书》研究会、甘肃黄河书院共同主办的“中国古典学与华夏文明”暨第十届四库学论坛在西北师范大学召开。甘肃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克恭,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邓洪波教授,甘肃省图书馆馆长肖学智和西北师范大学副校长马世年,赵逵夫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湖南大学等4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百余位专家学者、研究生参会。
马世年在致辞中表示,四库学研究是厘清学术源流、保护文化遗产的核心路径,对弘扬民族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希望能以本次论坛为契机,推动西北师范大学相关学科建设与发展,为进一步守护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推动四库学研究的拓展与深化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陈克恭、邓洪波、赵逵夫、肖学智分别致辞,并从地域文化价值、典籍研究理念、数字化保护等维度,阐述了《四库全书》与华夏文明传承的深层关联。
论坛聚焦《四库全书》文献价值、数字化建设等核心议题,设置主题报告、分组研讨、大会报告三个环节。在主题报告环节,相关领域专家学者聚焦《四库全书》数字化、四库学的当代发展、《四库全书》文献价值等主题作了主旨发言;在分组研讨环节,与会学者与青年学子分别从四库全书通论与单书研究、四库全书总目研究、四库全书专人专书研究、目录编纂与儒学研究等方面,开展了集中交流研讨,学界专家对各组参与研讨的论文进行了评议,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其中甘肃省图书馆提出“2028年实现文溯阁《四库全书》全数字化并建检索库”计划,为典籍活态传承提供路径。
此次论坛不仅明确了文溯阁《四库全书》的历史地位与学术价值,也为学界搭建起跨地域、跨学科的桥梁,更将典籍研究与文化传承、社会发展相结合,进一步促进了学术视野的拓展与研究合作的深化。
会后,与会师生前往甘肃省文溯阁《四库全书》藏书馆进行实地考察。
文图/冉耀斌